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,人们对营养保健品有了更多的需求,沙蚕具有舒筋活血、温健脾胃等多种功能。福建、广东和广西早有食用沙蚕的传统,近年来沙蚕己进入高档的酒楼宾馆,更有侨属常把沙蚕干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海外亲人。 一、沙蚕的生物学 沙蚕是环节动物门、多毛纲、游走目、沙蚕科的一种无脊椎动物,中国近海就有80多种。沙蚕体似蠕虫,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。沙蚕栖居泥沙中,随着潮水涨落而运动,幼体摄食低等藻类,潜入泥沙后则以腐屑和动植物碎片为调料,属杂食性动物。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,多为雌雄异体,无明显的生殖系统,仅在生殖前期形成生殖腺,出现体色或形状上的变化。在水温20℃左右排出的卵3。5天可孵出幼体,孵化后9~14天即可潜入泥沙中生活。在天然环境中,多为一年生,交配产卵后就相继死去。沙蚕生长迅速,几个月可达到商品规格。适宜在滩涂增养殖的品种有:日本棘沙蚕(Neathesjaponica)、双齿围沙蚕(Perinereisibuhitensis)、疣吻沙蚕(Tylorrhynchus)和锐足全棘沙蚕(Nectoneanthesmultignatha)。 日本棘沙蚕个体较大,体长一般为12~15厘米,大者可达20厘米。 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、黄海、东海和日本沿海,栖息于泥沙中,营穴居生活,杂食性,幼体浮游阶段以单胞藻为主,穴居后以底栖单胞藻和有机碎屑为调料。适温范围为1~35℃,适盐范围为1‰~37‰,届广温、广盐品种,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,易于培育。 二、沙蚕的养殖方法 1.粗放型土池养殖 (1)养殖场地的选择根据沙蚕的生态习性,养殖场地要进排水方便,无工业污染,池塘底质以细、软泥为主,场地选择好后,首先要进行机械翻耕、松土,深度为30厘米左右,以利于沙蚕幼虫潜栖。翻耕好的池子用生石灰、漂白粉杀灭敌害生物。 (2)施肥沙蚕幼体放养前一周内,应施发酵的有机肥450~750千克/公顷,提高土池初级生产力,以培育沙蚕的饵料生物。放养苗种为刚节幼体,时间9~10月份,密度以250条/米2为宜。放苗后,春、秋、冬季各施肥一次,肥料为发酵后的鸡鸭粪750千克/公顷,稻草450千克/公顷。用菜籽粕、豆饼、玉米面或饲料的下脚料等低值饵科,来满足沙蚕对营养的需要,投饵量根据滩涂面条件及沙蚕生长情况加以调节。 (3)苗种放养场地准备好后,将人工繁育的菌种放养到大面积的土池中,这种养殖方式的清池和进水要求严格,进水和排水闸门要分设,进水闸门安装60目筛绢网,排水闸门安装100目筛绢网,保证敌害生物不能进入土池内,并防止沙蚕幼体排出池夕L。 2.工厂化人工养殖 这种方法80年代首见于日本,首先在室内进行人工育苗,继而投苗放养,育苗时水池不铺沙,放苗养成时则要铺30厘米左右的粗沙。每日换水,投饵2—3次,配上充气设备,只要供水及时,温度适宜,密度合理,饵料充足,6个月即可养成商品规格,产量一般为3千克/米2。 用于繁殖的沙蚕亲体,可在每年沙蚕繁殖季节之前到产地直接收购,亲体要求体质健壮、完整、反应灵敏。收购后的沙蚕一般未达到异型体,需进行蓄养。蓄养时可直接投放到养成池中,也可在水泥池或40目大网箱内进行,水深要求40—50厘米,密度不超过2~3千克/米2。每隔2~3天换一次水,投喂酵母粉、豆饼等饵料,待沙蚕达到异型体后,用网捞取,用于沙蚕幼虫的繁育。 三、捕捉方法 沙蚕自繁能力很强,投放的沙蚕刚节幼休养殖3~4个月后即可繁有幼体。当沙蚕个体长到10~15厘米,滩涂内幼体达到一定密度后,即可适时捕捉,捕大留小,可采用一次放养、多次捕捉的方式。 常见的捕捉方法有两种,一是徒手捕捉,沙蚕在泥沙中穴居,头上尾下,深度在25~40厘米,在软性底质中可直接用双手挖。二是用铁锹、尖头铲或三齿耙等工具挖掘,随退潮而下,动作迅速就可挖到。 台湾曾经做过实验,用电驱法捕捉栖息在泥沙中的沙蚕,电驱法驱赶作用强,效率高,采用逐步增加刺激电流方式驱赶沙蚕效果最佳。如果驱赶电流选择过小或过大,或增加驱电时间,不利于刺激和驱赶沙蚕,而容易使沙蚕麻醉甚至产生自断现象,影响捕捉效果。